前沿讲坛38讲 | 陈才智教授主讲“放翁气象与醉吟诗风”

Body

10月18日晚,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才智教授做客文珠“前沿讲坛”,以“放翁气象”和“醉吟诗风”为关键词,分析陆游和白居易两位分辉唐宋的大诗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讲座在海琴6号楼A631会议室举行,周建渝讲座教授担任主持人。 

 

Image removed.

 

陈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,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研究这一问题的缘起。在阅读过程中,陈教授注意到陆游和白居易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,例如二人所处时间都在各自王朝的中期,诗歌风格均以平易流畅著称,存诗数量各冠其代,陆游在宋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也不亚于白居易在唐诗史上的地位。因此,陈教授在编纂《白居易资料新编》时便特别留意与陆游相关的资料。据统计,陆游《剑南诗稿》《渭南文集》《老学庵笔记》《入蜀记》直接关涉白居易者五十余处,充分体现了二人之间关联之密切。

陈教授指出,陆游在《自咏》一诗中将自己晚年的乡居生活描述为“闭门谁共处,枕藉乐天诗”,此外同时期的不少诗歌作品也都记录了其阅读白集、赏玩白诗诗意画的经历。在自注中,陆游提到“枕藉乐天诗”乃是效法王禹偁。与王禹偁、李宗谔等北宋前辈一样,陆游也格外关注白居易“放达”的一面,其自号放翁,与此可谓一脉相承。明清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陆游诗中俯拾即是的香山情调,白、陆并称同尊屡见于诗话等文献,其中田雯、张英、樊增祥等推尊白陆最为突出。

Image removed.

 

白陆并称,源自陆游有意摹仿香山。放翁气象取法醉吟诗风,早年偏于对现实生活的投入与关注,中晚年,尤其是晚年则偏于稍稍疏离现实的闲适诗风及淡泊虚静的神情气味,贯以始终的则是在在逼真的描写笔法和平易明白的语言风格。将陆游《高卧》与白居易《舟中晚起》等作品对读,其中的师法痕迹相当明显。当然,陆游对白居易的学习也不止是一味地模仿,在很多方面都有出蓝之胜。例如在对闲适生活的描写中,陆游的作品时常加入一些民风民俗描写,这是在白居易诗中所未见的。此外,陆游学白也不仅在于字句之锻炼,对读白诗《夜归》和陆诗《野步至村舍暮归》,便会发现陆诗意摹白居易,远非北宋白体一字一句之效似,更主要是在于学习香山体写景叙事之工细圆匀,追求神似的境界。

Image removed.

 

最后,陈教授也谈到,放翁气象取法醉吟诗风往往借助杜诗为津筏。放翁气象将祖杜与宗白完美融合,可谓其诗学集大成之关捩,与王禹偁本学乐天而敢期子美前后辉映,也是自梅尧臣以来宋人学杜兼学白的嗣响。

总之,陈教授认为,放翁气象对醉吟诗风的取法,是在认同乐天闲适精神基础上,将醉吟先生的形象加以放大并重塑,从枕藉乐天诗到意摹香山体,纳之以更为广泛的题材,融之以更为多样化的风格,炼之以更为老练的技艺,加上奔放磊落的胸次、绰约多姿的境界,以出蓝之胜,著鞭一跃,撞破烟楼,后来居上,最后酿为“亘古男儿一放翁”这样独具特色的放翁气象。

Image removed.

 

讲座最后,文珠学子们就自己所学与陈教授展开交流和互动。我系讲座教授周建渝也与陈教授进行了讨论,贾智副教授结合自己的治学经验做了总结陈辞,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。